11月29日下午,2020年公益系列講座“吳風當閱——寫好中國字”(第六講)開講。吳門書道館特邀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、常熟市政協委員、常熟市政協文化文史委員會委員、虞山印社社員李政先生帶來《漫談“江南第一書家”蕭退庵》。
在近現代書法史上,蕭退庵是一位不該忘卻的人物,他四體皆工,尤精篆籀,治學博廣,在古文字學、音韻學、佛學、醫學等領域屢有創見。在他眾多的研究中,書法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,既是謀生手段,也是精神寄托,幾經蛻變,自立面目,造就大成。上世紀80年代,文史作家鄭逸梅先生在《蕭退庵的書藝》一文中寫道:“談書法的,大家都知道有沙曼翁、鄧散木,卻少有人知道他們的老師蕭退庵,因為退庵逝世多年,人們把他付諸淡忘了。”
由于蕭退庵絕大多數著作未正式出版,多年來學術界、文史界對他的研究和論述不夠充分,且時有謬誤,有些文史資料簡單地介紹蕭先生“性孤僻”、“不喜與人交游”,卻忽視了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,有些論者未盡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,一味沿襲舊說,未對各時期原作進行考據,對蕭退庵缺乏全面的認識和理解。因此,身處動蕩混濁世界,真實的蕭退庵是怎樣的一個人, 他的書學歷程,他的師承、反思、創新如何,成就他書法境界的原因是什么,今天在蘇州還能看到哪些他的遺跡,他的書學對于吳門書道及當代書壇又有哪些啟示......成為一個又一個待解之謎。
現場,李政先生通過十年來搜集整理的大量一手史料及蕭退庵書法作品、題記,結合同時代人的記載,講述他心中的蕭退庵先生。
作為一代書法大家,蕭退庵一生修身重于修藝,修藝賴于修身,不求聞達,不趨時不媚俗。他在岑寂清貧的書齋里,心懷文化自信,對藝術潛心探索,涉源入微,給后人留下了豐厚的藝術財富。